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世界针联针灸标准应用实施暨针灸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01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航空港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省直有关单位,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

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豫人社办函〔2025〕66号)安排,由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协办的“世界针联针灸标准应用实施暨针灸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市举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研修内容

1. 世界针联针灸标准研制与实施

(1)中医药国际标准研制现状与展望

(2)针灸国际标准研制程序与方法

(3)针灸国际标准研制经验分享

(4)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国际标准的解读与实践应用

2. 针灸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前沿

(1)针灸临床研究发展与前沿

(2)针灸基础研究发展与前沿

3. 世界针联国际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透灸》

(二)研修方式

本次研修班采取“主题报告+专题研讨+临床实践+案例分析”的线下研修模式,邀请国内外针灸领域权威专家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确保研修质量。

二、研修对象及规模

(一)研修对象

1.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从事针灸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原则上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职业资格,并向基层一线专业技术骨干倾斜;

3.每单位限报2人。

(二)研修规模

本期研修班总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

三、研修时间、研修报到地点

(一)研修时间

2025年8月28日至31日,其中8月28日下午14:00至18:00报到。

(二)地点

1. 研修地点:河南中医药大学东明校区。

2. 报到及住宿地点:天鹅明珠酒店。交通路线:

(1)郑州东站:

地铁1号线到达燕庄站C口下车,向南步行150米路东。

916路公交车到达金水路东明路站下车向南100米路东。

出租车打车费用约20元左右。

(2)郑州火车站:

地铁1号线到达燕庄站C口下车,步行150米路东。

26路公交车到达金水路东明路站下车向南100米路东。

65路,2路公交车到达东明路顺河路站下车向北100米。

出租车打车费用约20元左右。

(3)机场:地铁2号线转1号线到达燕庄站C口下车,向南步行150米路东。

(4)自驾车:导航至天鹅明珠酒店。

四、报名方式

请有意参加研修人员于2025年8月18日前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二维码附后)报名,经审核,微信公众号将直接反馈是否同意其参加本期研修班。

注意:报名时请务必同时上传报名表,否则将导致无法审核通过。

五、其他事项

(一)请参加研修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每人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或交流材料,于研修班结束后两周内通过“高级研修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gyb.hnzjgl.gov.cn)提交。

(二)研修人员修完规定课程后,经考核合格,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培训证书(通过“高级研修项目管理系统”自行打印电子证书),培训学时记入《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三)承办单位不收取学员食宿费、培训费及其他任何费用,学员往返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报销。

(四)参加研修的学员要按照《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13〕8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遵守研修班组织纪律。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吴军辉  电话:0371-69690083

河南中医药大学培训中心

刘 涛  电话:0371-65680282

 

附件:1.授课专家情况介绍

2.高级研修班报名二维码及流程

 

2025年7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附件1

授课专家情况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刘保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制定50多项针灸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组织标准与国际标准,获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

郭义,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制定多项ISO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及团体标准。

杨华元,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多项国际、国家标准,如ISO 20493:2018、WFAS 006.6-2023、GB/T21709.11-2009等。

赵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主任。长期从事针灸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是“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主编、“十三五”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主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多项。主持研制WHO、WFAS、中国针灸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8项。

赵宏,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常务副院长,WHO传统医学咨询专家,ISO/TC249第三工作组召集人,世界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技术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并参与多项国际、国家标准。

高希言,河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制订世界针联国际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透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王京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医院痛症科主任,针灸临床27年。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痛症专委会副主委、临床分会常委,世界针联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编委。先后承担WHO、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各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起草针灸国际标准3项(《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偏头痛》《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编写通则》《针刺安全使用风险控制通则》),现受WHO委托,担任WHO《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指南》技术支持项目负责人。

刘佳,医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循证医学方法学研究、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针灸临床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高原病研究。主持课题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4项。副主编著作11部,作为主要起草人发布团体标准3项,WFAS国际标准3项,主笔撰写并发布WHO标准1项。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外文文献20余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北京市科技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奖等六项。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进行临床工作,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脾胃病、失眠、痛症和小儿针灸。

王超,副教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从事针灸学教学工作承担《针灸学》、《针灸学(双语)》操作实践培训、临床带教任务。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一项、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课题一项,参与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作为编委参编教材 3 部;发表专业论文 46 余篇;作为主编出版译著1部;研制团标一项,参与多项针灸国际标准的研制与管理。临床擅长多种针灸治疗方法,包括刺络放血、拔罐、刮痧、揿针、耳针、皮内针等多种疗法。


附件2

高级研修班报名二维码及流程

 二维码.png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河南省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加盖单位印章的报名表→经承办单位审核→微信公众号直接反馈“同意/不同意”信息→“同意”的人员直接进入高级研修班课堂管理

注意:报名时请务必提交加盖单位印章的报名表,否则将无法审核通过。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返回
顶部